右水圩西南十里处,就是龙湖禅院
明代崇祯年间(1628-1644)江西庐山东林寺道林和尚驻锡于此,创建龙湖庵。龙湖庵座东向西(庚山甲向),土木结构平房三间,佛堂上供奉佛祖,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。
道林和尚虔诚侍佛,勤于修炼,具有精湛医术和方药,加上佛座下灵泉仙水,慈悲解救众生疾苦,因而声名远播,信众日广,香火鼎盛。信众奉献的水田六十多亩,油茶山和其他山林一千多亩,并有耕牛。庵前后山坑建有多处僧寮,僧人耕种田地,农禅并行,庵产丰饶。最鼎盛时,有僧人108人之多。
据传清康熙二十年,皇后有疾太医束手,得知江西赣州府会昌龙湖庵有仙泉甘露水可治。殿前大法师上法下仁奉旨前来宣召。道林大和尚从仙泉中盛起一竹筒泉水上京。他将泉水交给宫女告诉她如何使用。三天后皇后病愈,康复如初。龙颜大悦,封道林和尚为“活菩萨”,赐龙湖禅院鎏金匾和金钟,玉环千佛衣各一件。
康熙三十六年四月初八日,道林大和尚口念阿弥陀佛圆寂在蒲台上。火化后葬于殿后中埂墓塔内。
清宣统元年(1909),罗祖教斋公潘金泉,将龙湖禅院殿堂、佛像等焚毁。
民国九年(1920),当地三宝弟子刘法宗、松林邓法宪二位居士自筹材料,发心在原址建造三间平房。供奉观世音菩萨,方便广大信众拜佛求取仙水,香灯重明。
1958年大跃进,殿内3000斤重大铁钟被砸,运去炼钢铁。禅院无和尚,香火式微。1968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,龙湖禅院又遭一劫。
1991年辛未,当地群众推荐受戒弟子释同林居士为首,复建前殿。次年在原址上照原座向改建正殿。前后两栋高低一米,中间大天井,左右廊宇相连。禅院深21.65米,宽16.35米。建筑面积740多平方米。佛龛上供奉佛祖、观世音、地藏王、药师佛、弥勒佛等佛菩萨。悬挂道林堂匾,大门悬挂修复的清乾隆年间院名匾。1994年为解决治病信众困难,增建住房,尽量发挥“山泉本是济世药”的作用。龙湖禅院面貌鼎新,巍然巨刹,香火十分旺盛。
1995年开通了右水往龙湖禅院的公路。2003年右水至背子石水口的公路已铺设水泥路面,现在水口至禅院的水泥路面硬化工程正在施工,不日即可竣工通车。
龙湖禅院深知,既要十方信众的支持和布施,也有广结善缘救苦救难。禅院理事会先后救助高排被毒蛇咬伤的小学生。又资助了背子石小学建校。如此善举收到了广大信众的赞扬。
殿内佛座莲台下有一眼口不足30厘米的山泉,泉水澄清明彻,甘甜沁人。尤为奇妙之处是:一是不管春雨连绵的春季,还是干旱涸水的冬天,泉水不盈不涸;二是人多人少饮用,始终保持大半井水位;三是肾炎、肝炎、皮肤病和各种儿科疾病都可治愈。就连被医院拒绝收治的尿毒症(县城陈女士所患),也因饮用此山泉治好了,因此,山泉水被群众誉为“仙水”。
其实此山泉得天地造化,一定含有某种祛病健身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。